直接打印!这些都是每年必考的传播学理论!
步入六月,大部分同学已完成一遍院校参考书的学习,作为不管考哪个学校都要学的传播学,重要理论的梳理是每一个上岸学子必做的一步。传播学中包含哪些考研必考的理论,相信同学们也大致清楚,但只是了解其概念内涵远远不够,还需要结合当下媒体环境的变化,学习理论的发展。
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也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而对于理论的新变化,非常多的同学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梳理。为了帮大家节省时间,小编把每年必考的一些传播学理论梳理了一通。从最基本的含义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都有详细整理,还等什么,直接打印食用吧!
“使用与满足”理论
01真题链接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容和理论、实践意义(简答,西南交通大学866,2021)
使用与满足是什么,该理论对传播学的贡献是什么?结合现在的新媒体环境,说明其局限。(论述题,北京邮电大学,440,2021)
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短视频APP(简答题,上大334,2020)
02 概念解析
“使用与满足”这一概念由传播学家伊莱休·卡兹于1974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提出。即把受众看做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美国社会学者贝雷尔森首先对书籍和报纸两种印刷媒介做了相关研究, 并在《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一文中总结出四种具有普遍性的读书动机:实用动机、休憩动机、夸示动机和逃避动机。随后, 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赫卓格对广播和电视媒介使用形态背后的受众动机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归纳。
在20世纪60年代,麦奎尔等人通过对新闻、知识竞赛、家庭连续剧等六种节目的调查, 归纳出电视媒介提供的四种共通的“满足”:心情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和环境监测。20世纪70年代, 传播学家卡兹在发表于1974年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一文中将媒介接触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基本模式, 补充了媒介接触活动中的社会条件因素。
03 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
新媒体时代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考量应该考虑到传播环境的改变。
首先是技术。新媒体时代与大众传媒时代最大的不同之一便是技术权的下放, 用户在对技术的使用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媒介变成了人们手中的一个个界面和终端, 受众在使用它们时有更大的自主性, 他们不再是单纯地接受媒介提供的内容, 而是掌握了一定的渠道, 进而自由决定要接收的, 甚至是要传播的信息。
其次是互动。新媒体提供给用户的更多是渠道, 这就意味着技术和渠道两边的主体和内容受到的限制减少, 同时互动成为可能。无论是人机互动还是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互动改变了单向传播中传播者在信息的内容、流向和流量甚至用户反馈中的主导地位, 使得交流逐渐回归到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形式, 也使得新媒体所能满足的不仅是信息和社会交往的需求, 还有更多的实用性需求。
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要经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过程,而互动打破了这种简单的线性模式, 而将“使用与满足”的过程拓展成“信息→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媒体→传播者”的链环式。
议程设置理论
01 人物简介
第三层议程设置是什么,和第一第二有何区别(简答,中山大学334,2021)
“议程设置功能”的概要和特点(简答,南昌大学619,2021)
结合实际分析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论述,江西财经大学440,2021)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变化(论述题,中央民族大学440.2020)
02 概念解析
议程设置理论基本的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沃特·李普曼,他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拟态环境”是指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关于世界的看法,与现实相比,这种看法是不完整的,并且通常是不准确的,这种“拟态环境”由媒体设置而形成的。
1972年,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正式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最基本的观点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
03 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
(1)社交媒体中的属性议程设置
传统媒体倾向于提供关于我们思考什的重要观点,而社交媒体提供了思考些什么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议程设置的第一层主题相对照的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二层是关于属性,而社交媒体便提供了属性。
1997 年,麦库姆斯和肖在一篇研究西班牙选举的论文中提出了这种影响机制——“属性议程设置”,也即议程设置的第二层(second level of agendasetting)。属性议程设置即媒体不仅能够设置议程,同时还能够提供语境,决定公众如何思考某个议题并评价其价值。传媒报道的对象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正面、负面、中性),媒介对某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影响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这一现象得到证实,媒体不仅影响选民对客体的注意程度,也影响其对议题属性的判断。
(2)网络议程设置理论
在互联网语境下,媒体与受众之间权力关系的转变对经典传播理论的信度和效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大众传媒对公众所产生的“强大影响”也开始受到质疑。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在获取信息和形成认知的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并非是议程设置理论所假设的线性,而是接近于网络结构。
面对上述挑战,郭蕾和麦库姆斯等学者借鉴了网络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议程设置的第三层次:网络议程设置理论 ( NAS 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影响公众的不是单个议题或者属性,而是一系列议题所组成的认知网络;新闻媒体不仅告诉我们“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同时还决定了我们如何将不同的信息碎片联系起来,从而构建出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判断。
“沉默的螺旋”理论
01 真题链接
沉默的螺旋(名词解释)
论述“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是否还具有解释力(论述,云南大学334,2021)
新媒体时代,沉默螺旋理论的新特征(论述,江西师范大学440,2021)
新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的新发展。(简答题,中央民族大学,440,2021)
02 概念解析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一—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沉默的螺旋”假说由3个命题构成: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会首先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考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人们一般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作用于人们害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03 新媒体时代的嬗变
(1)反沉默的螺旋
在网络时代,受众参与性大大提高,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自由地发表或支持“少数”意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少数意见”会随着事件深入和发展逐渐壮大,沉默的螺旋发展成为“反沉默的螺旋”。
“反沉默螺旋”现象是指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少数派不再因为孤立恐惧选择沉默,而是敢于公开发表言论,和他人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使得他们的观点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以此来反证沉默的螺旋。在这种模式中,公众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自我思考和自我分析,不会盲目从众和趋同,很少被迫保持沉默来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多数意见的攻击或意见气候的无形压迫,常常打破沉默。受众可以自由发表或支持“劣势”或“少数”意见,此种“劣势”和“少数”意见被更多的网民接受,可能发展成为与“优势”或“多数”意见势均力敌甚至超越或改变“优势”意见的情况,即少数人意见向多数人意见演变的机制。“反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传播中尤为明显。
(2)沉默的双螺旋
这一理论假设由四川大学人文与新闻学院的高宪春教授首次提出。双螺旋的场域分别指的是,传统大众媒介及权威发声渠道、新兴的自媒体及其他表意平台。前者在群众中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也积极融入网络社会,凭借相当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形成自己的意见优势,弘扬主流价值观,自上而下传播信息,使得受众逐渐认同并接受传统媒体的声音,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后者则是个体凭借新的媒体平台主动参与舆论的形成,积极发表意见,为自己的利益诉求找到新的渠道,也改变了个体对大众传播的依赖性。这种平台会吸纳更多拥有相同心理倾向的个体,促使他们在意见倾向上抱团前行。新媒体语境下的个体或者随后形成的群体多从自我诉求出发来考虑问题,感情色彩相对浓厚,往往以批判和反思的形象出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播。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双螺旋”。
培养理论
01 真题链接
培养分析(名词解释,北京大学传播学,2020;名词解释,上海大学专硕,2019;名词解释,华南师范大学334,2021)
涵化理论(名词解释,北京邮电大学440,2020;名词解释,清华大学618,2020)
简述“培养分析”的主要观点(简答,河南大学440,2021)
简述培养理论的主流化效果(简答,华南理工大学440,2021)
02 概念解析
早期的涵化理论线性模式基本内涵
一是受众的涵化效果与他们观看电视的数量呈正相关,观看数量越多,涵化效果越明显;
二是电视对受众的涵化作用是单向的、整体的,受众只要观看电视,就会产生一定的涵化作用;
三是受众观看电视的数量与观众认知之间是单向的、整体的。
03 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
(1)媒介互动性与受众个性的融合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双向涵化、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传统的涵化理论认为,只有媒介涵化受众的理论;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受众可以亲自参与到网络虚拟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媒介内容和展现方式会根据受众需求的反馈而进行调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时代是“受众决定媒介”。
(2)由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实体空间转移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实现了多时空、多维度、多方面和实时性推送的精准涵化。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能够帮助受众把注意力从线上转移到线下。
(3)媒介破坏性与结构性并存,“媒介涵化受众”具有破坏性、结构性涵化的特点
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与大数据时代推送的精确性和瞄准性,受众容易在线上投人过多的时间,或者与网络中的好友更多接触而忽略了与身边的朋友和亲人的交流,破坏人们之间的现实亲密关系。
(4)自我涵化的循环过程
“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一个不断循环、互相影响的自我涵化过程。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可以通过精准分析大众的需求而进行推送,这是对受众的涵化过程,但同时受众也可以重新建构网络内容。大数据时代整个涵化过程就是受众本身以自我为中心点不断进行被媒介涵化以及自我涵化的过程。
知沟理论
01 真题链接
简述知沟理论的新变化与发展(论述,华中师范大学440,2021)
知沟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简答,中南民族大学440,2021)
材料为疫情期间偏远地区上网课,用知沟理论分析这一现象(材料分析,湖南师范大学717,2021)
你认为新媒介条件下,知沟扩大还是缩小,谈下你的认识(论述,郑州大学625,2021)
知沟理论与互联网下的知沟理论(论述,西安外国语大学440,2021)
02 概念解析
1970年,蒂奇诺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得出结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基本观点:
(1)社会经济条件好的人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沟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
(2)一段时间内媒介大量宣传某话题,文化程度高的人比低的人更快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3)经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比未经大量报道的话题要高;
(4)在人人感兴趣的领域,知沟特别容易出现;而在某些基于兴趣的特定领域,知沟出现的可能就较小。
影响因素:
(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社会经济状况好者比差者因文化程度的差异而比后者在信息处理上具有优势。
(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储存越多,理解越快;社会经济状况越好,所受教育越多,知识文化储备更丰富,因而对某些问题理解较快、较深刻。
(3)社交范围的差异——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就越快;社会经济状况好者比差者有更多的社会联系,因而有更多的机会探讨相关问题
(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个体需求和媒介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社会经济状况差者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相符的信息,因而对公共事务之类的信息感到索然无味。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03 概念延伸——数字鸿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供过对数字鸿沟这个概念的一则描述:数字鸿沟指处于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体、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使用机会和许多活动中的互联网应用方面存在的隔阂。
而根据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的报告之三,数字鸿沟的具体内容表现被划分为 A、B、C、D 四个方面:
A(Access)指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B(Basic skills)指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这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C(Content)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
D(Desire)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
04 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
知沟或数字鸿沟在新媒体时代扩大或缩小是近几年的常考点,同学们需要多加注意。
网络对部分人来说存在进入的经济与文化壁垒。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 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 进入网络的经济壁垒显然厚实很多。这便使得网络成为一部分经济上具有优势的阶层所享有的一种特权, 网络传播在可进入者与不可进入者之间形成了知沟。
除了经济壁垒, 网络传播还存在文化壁垒。显而易见, 网络并不象大众传播媒体那样几乎谁都可以使用, 它至少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而文化水平高的人具有绝对优势。即使是从受众的兴趣与动机方面讲, 文化水平高的人也是领先的。实质上,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进入者的非理性也会导致知沟出现。网络的确为进入者提供了民主与平等的机会, 可这一点能否实现还依赖于进入者自身的努力。进入者的态度、观念与使用方式不同, 同样是使用网络, 他们之间也可能出现知识与信息获取的不平衡。受众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或信息的获取, 而是被分散到了其他诸如流行时尚、娱乐等更具吸引力的功能上去。
网络传播带来的结果可能是“老沟”未填, “新沟”又现。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 受众的信息需求不同, 网络带给他们的东西也不同。而受众的信息需求与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很大关系。
“创新扩散”理论
01 真题链接
创新扩散。(名词解释,中央民族大学,440,2021)
创新扩散理论(名词解释,中央民族大学619,2019;名词解释,湖南师范大学717,2020;简答题,暨南大学707,2019)
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研究影响创新接受的因素。(简答题,浙江大学440,2019)
阐述创新扩散理论,据此分析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直播带货(论述,河海大学621,2021)
02 概念解析
1962年,美国农村社会学家罗杰斯在对农村中新事物(新农药、新良种等)的采纳和普及调查过程中,发表了研究报告《创新与普及》,并提出了著名的“创新与扩散理论”。
信息流与影响流
在创新扩散渠道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早期传播流所说的线性扩散模式(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受众)并不能准确地描述真实的扩散过程。
罗杰斯把大众传播过程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
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信息可以由传媒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后者则是多级的,要经过人际传播中许多环节的过滤。这样,罗杰斯就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级”或“N 级传播”模式。
创新扩散曲线
具备扩散潜力的创新在人群中的扩散轨迹呈S型:
(1)早期的采用增长速度较慢,但是达到临界点,就会进入高速增长的起飞阶段。
(2)在此阶段后,由于系统中已有足够多的个体采用了某项创新,扩散过程就会稳步增长,具有一定的维持能力。
(3)当创新在潜在人群中达到较高的普及率后,扩散的速度就会逐渐下降,这是主要是晚期追随者进入。
创新与扩散的五个阶段
(1)认知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了解到某项创新的存在并对它的功能有所认识。
(2)说服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对创新形成赞同或反对的态度。
(3)决策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对创新做出采纳或者拒绝的选择行为。
(4)实施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将创新付诸使用,也包括再创新和修改创新。
(5)确认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为已完成的创新—决策寻求进一步的证实,或者改变先前做出的接受或拒绝的决定。
03 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当今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①无限的传播渠道;②传受边界的消解;③基于网络的虚拟社交圈。这些特点表明新媒体不仅扩大了信息量和信息来源,也改变了受众的地位与信息的流通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日益加速的融合,带来了创新扩散理论的采用率更高、增长更快的趋势。
如果说在传统媒体一定程度放大了意见领袖在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一定程度上是对意见领袖作用的弱化,不再像高度集权化、中心化的传统媒体时代那样举足轻重。再传播可以理解为个体将一个新事物分享给另一个体的行为,这个行为在网络媒体中通过转发和推荐而实现。在宏观层面上,个体的再传播行为极大加速了扩散的过程。
框架理论
01 真题链接
框架理论(简答题,大连理工334,2019;名词解释,湖南大学714,2020;名词解释,大连理工334,2019)
论述新闻框架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新变化(论述,西北大学440,2021)
02 概念解析
关于框架理论的内涵,各方说法不一,根据学者瑞兹(Reese)观点,将有关框架理论的定义分为三类。
第一类定义
第一类定义侧重于新闻框架的效果,如恩特曼(Entman,1993)的定义。他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一件事,就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的忠告。”
在恩特曼关于框架的定义中,他认为媒介从业人员对事物的选择和凸显会影响受众对事物的理解,侧重框架的传播效果,这也涉及到了受众的接受框架。以这个定义为基础的框架研究,可以用调查法考量受众在接受文本前后对事物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进而找到传者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类定义
第二类定义不局限于选择,而是把框架看成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最重要的框架理论研究者之一美国学者盖姆森(Gamson,1989)曾指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盖姆森对框架的定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界限”,类似于窗椽或照相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一是指人们用于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
第三类定义
第三类定义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定义。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
综合上述的框架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之处,即主要是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呈现事物的架构,经过对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凸显特定内涵,表达某种思想,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
03 新媒体时代下的嬗变
美国传播学者恩特曼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即对感知现实某些侧面的选择,从而使得这些层面在传播文本中更为显著。框架具有四种功能:定义问题或对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事实予以澄清;对问题前因后果的解释;对问题进行道德评判;对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予以讨论。传统报纸在报道新闻时,通常就是运用了这四种功能:进行报道时即对问题下定义并进行评判,而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一部分真相。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框架出现一定的消解。新媒体上的受众非常分散,论坛、微博等变成了一类新兴的传播渠道,而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所设定的框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消解了一部分传统新闻框架的力量,以往传统新闻媒体设定的框架变得模糊,传统媒体所想要凸显和隐藏的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变得更加困难。
以上就是今天的理论梳理啦!同学们还需要哪些理论的梳理,可留言告知哦!
参考文献
[1] 胡祯珍.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 2017,8(08)
[2] 易然.新媒体视域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华中人文论丛. 2013,4(02)
[3]袁潇.数字时代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嬗变与革新——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教授.国际新闻界. 2016,38(04)
[4] 何祥民.“新媒体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东南传播. 2019,(01)
[5] 宋英梅.新媒体语境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点思考。
[6] 于博.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2016(24): 119.
[7] 陈力丹,金灿.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J]. 新闻爱好者,2015(07): 33-37.
[8] 程军祥.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理论再探。
[9]]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 国际新闻界.2010(09): 18-24+62.
主编:羽生生
编辑:南北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奶狗E哥
耿直卷卷
中二早早
懂你知知
认真考考
暖心S妹
吃货胖胖
全程班招生倒计时10天,
抓住最后机会参与宝藏全程班,
席位不多,先到先得😝😝
22级备考初期干货👇通用全程班名额告急,先到先得!错过至少悔半年!
因学历二本考研复试被刷?二本学生的出路在何方?翟天临,我论文查重又没过,你睡了吗?全程班招生倒计时15天!我为你省的时间,就是你能抢来的分必考!李良荣为它改书!!喻国明为它发C刊!!429个新传名词解释!常考!答案都写好了!送你!殷世航订婚,药水哥宣战,这届网红真的绝!1个月熟背两本书?快收藏!这些绝密高效背书技巧!震惊朋友圈的首富离婚了,跟你有啥关系?新传老师都在转发的文章,下一步就是不是就要成为你的考题?不会吧?还有边看剧边学新闻史的好事?!| 建党百年献礼剧《觉醒年代》
当你还在沉迷假期,新传“劳模”学者已发表了20篇论文......4月热点合集,附带解析 | 学习热点事件看这篇就够了!新传四大刊最新汇总,来看看你12月份的考题吧!| 啃论文彭兰连发3篇论文!这可能是你没了解过的算法!
传播学看得头秃?轻量级的课程送配套笔记给你!|文末白嫖
哪怕已被拟录取,也可能会取消录取!真事.....二战是再一次陪跑还是成功上岸?先来想清楚这八个问题!万字干货丨新传考研er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拿去背!
最常被考的新传大“BOSS”,99%会出现在你的试卷上
计划赶不上变化,备考追不上改革!13所院校详细变动一览复试线416?100多所院校招考信息告诉你新传考研到底有多卷!万人推荐的书籍阅读法,真能节约50%的复习时间!内附新传考研备考书单有500+套新传真题都不会用啊?你要的新传高频考点、复习重点在这里初试复试必看!大佬总结的2020年最重要新传研究热点!《新闻学概论》又更新啦!这些新变化99%会考
21级考研经验贴👇低消费高能量考研er上岸指南:好心情可敌万难 | 长沙理工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考研=痛苦?No!看平平无奇的二本学生如何轻松上岸 |浙江传媒学院新传考研经验贴就算对手来自985、211,水平高,我也要迎难而上 | 中国科技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找对方法,认真努力,你也可以一战上岸!| 华东师范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双非二战跨专业,不努力一下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 暨南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努力的意义在于当奇迹来临,你知道我值得!|中央民族大学新传经验贴大道至简,努力第一!| 上海体育学校新传考研经验贴
超细经验贴!有学科导图、时间规划等 | 浙江传媒学院经验贴
三跨双非一战上岸,你要走的弯路我帮你列了 | 山东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三跨”只是标签,400+你也可以!|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双非普本一战上岸211,成功经验可以复制|陕师大新传考研经验贴
工科出身,心态崩了N次,也如愿进入樱花园 | 武汉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
二本上岸北京985,考研是一个人的路程,路上也没有鲜花和掌声 | 中央民族大学新传考研经验贴不想娶王冰冰的学渣不是优秀的上岸人| 海南大学从专科到211,我终于有了一点抵抗平庸的勇气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拒绝公务员复试,996在职考只为圆梦 | 西南大学十多年后再二战,“大龄”在职上岸985新传秘籍 | 华中科技大学3个月第六上岸的奥秘有哪些?| 武汉理工大学
407分第二!要想专业课分高,复习得有这三轮!| 东华大学
三本+三跨+“三战”,地震式改革又怎样 | 中国传媒大学自控力差,拖延症,也能一战初复试双第一上岸 | 山东大学一战初试复试双第一 | 南京师范大学
仅招5人!二战跨考的我是怎样上岸的?|华中科技大学本科211却报考双非?真没疯!| 深圳大学专业课卷子没答完的我,还是404上岸了 | 南开大学双非二本跨考新传,初试400分!我是如何一战上岸211的 | 陕西师范大学
谁说理工女是汉子哒?静下心来我也行!| 同济大学
能把专业课考到142+140的瞌睡人,一定有自己的上岸王道|北京印刷学院考研是人生过程中的机会,从来不是负担|中国政法大学
往往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 | 兰州大学艺术跨考又如何?做好复习规划396分顺利上岸!|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七年理工科、五月才拿书,“三跨”的我如何高分上岸华科?
一战跨考上岸985,全靠这套背诵方法 | 湖南大学毕业两年后跨专业考研,426分一战上岸 | 重庆大学本科双非,一战跨考上岸的秘诀是...|浙江传媒学院
看巡演,周末双休,睡懒觉,追星女孩如何漂亮上岸上交?
一级退堂鼓选手如何成功斩获兰大学硕双第一| 兰州大学
初试压线,复试第三,一波三折的考研之路 | 华东师范
双非跨考,一战考取上海985,凭的是这些备考秘诀| 华东师范大学双非、跨专业,凭什么我能一战上岸 | 大连理工